在《植物大战僵尸on1ine》火起来之前,国际卡通版权市场上的竞品多不胜数,两家企业就算有一家在这个市场中寻找到了合作机会,对方也都能够找到其他同类的竞品,比如肯德基合作了哆啦a梦,麦当劳合作了玩具总动员,大家旗鼓相当,谁也不会被对方甩在脑后;如果肯德基拿了he11okitty,麦当劳也可以去拿海绵宝宝。
可是,眼下的游戏市场可不是卡通动画市场,在现阶段,游戏领域能做到卡通化,又能火遍全球的,只有《植物大战僵尸on1ine》,如果被对手抓住了这一机会,自己想反超,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即便把全球卡通动画市场都拿进来与《植物大战僵尸on1ine》竞争也未必能讨巧,因为全球卡通市场目前除了一大堆耳熟能详的知名卡通人物之外,最近这一两年,可没有什么新的卡通形象能够做到全球知名了。
于是这就还牵扯到了一个热度的问题。
哆啦a梦这种卡通形象确实很厉害,全球至少三分之一的人知道它,可哆啦a梦虽然知名,可它和热度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就好像全华夏的人都知道六小灵童,在2o15、16年,他虽然依旧知名,却已经没有了热度,出场费可能连十万都不到,但是那时候正当红的小鲜肉,即便刚出道一两年,但由于热度高,出场费高达几百万,这就是热度的重要性。
现如今,全世界百年以来的卡通形象都拿出来,有一个算一个,也没有任何一个形象或者系列能够与植物大战僵尸相提并论,所以,对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企业来说,牧野科技不拿这个形象出来跟快餐行业合作也就算了,一旦拿出来,自己就必须想尽办法拿到手。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也是一样。
这两家几十年的死对头,基本上就是“镜像兄弟”,一直是你出什么,我就出什么,你出可乐我出可乐,你出雪碧我出七喜,你出芬达我出美年达,不只是自身产品上打个死去活来,还经常把这种针尖对麦芒的战火扩散到其他领域,你跟麦当劳独家合作,那我就跟肯德基独家合作,战略合作伙伴也同样是死对头……
在这种情况下,《植物大战僵尸on1ine》忽然要跟双边谈合作,一下子就把战火撩了起来,而且这次如果竞争失败的一方,可没有其他同类竞品可供选择。
牧野科技的bd,在李牧的授意下,给了肯德基、麦当劳;百事可乐、可口可乐这两组竞争对手两个合作方案供其选择:
第一种,卡通形象按年授权,由各公司给出每年授权费用的报价,价高者得;
第二种,使用方承诺展示量,比如,百事可乐可以承诺《植物大战僵尸on1ine》的形象一年之内可以在它们的各种产品上展示一亿次,可口可乐可以承诺展示两亿次,但谁的展示次数承诺最高,谁就可以得到独家授权,在这个基础上,牧野科技每年只象征性征收十万美元版权使用费;
不过牧野科技对展示量有明确的界定:每销售一件使用了授权形象的商品,计算一次展示量,如果实际展示量未达到承诺展示量的话,以每次o.2美元向牧野科技支付赔偿。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企业想拿到《植物大战僵尸on1ine》的形象授权,要么多给钱,要么多生产《植物大战僵尸on1ine》形象相关的产品。
李牧本人更倾向于后者,他在乎的不是十万美元,或者五百万美元每年的授权费,他想要的,是通过这些在线下有着超强渠道能力的企业,快速把《植物大战僵尸on1ine》的形象推到全世界的线下领域,填补《植物大战僵尸on1ine》在线下的空白,提升《植物大战僵尸on1ine》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把游戏里的卡通形象在知名度、影响力以及含金量上,都推到世界顶尖的水准,这才是李牧最最想要的。
线上是李牧绝对的优势,如果互联网世界是海洋,那么牧野科技是海洋里最大的那头鲸鱼,但是鲸鱼再强,也很难在6地上成为霸主,对牧野科技来说,线下的现实社会,就相当于是那片“6地”。
不同的是,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以及百事可乐这些企业,全都是线下产业里的巨头,这是李牧所欠缺的。
如果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想用最少的钱拿到《植物大战僵尸on1ine》的独家授权,就必须在展示次数上给出尽可能高的承诺,如果可口可乐每年卖五百亿瓶可口可乐,李牧恨不得他们能直接给出五百亿次每年的展示次数承诺,那样的话,植物大战僵尸的形象,就能够真正遍及世界每个角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