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正文 第13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所以,这一次也一样,青霞听丈夫如此说,便沉默不语了。

周经伦见青霞默不作声,便将随身带着的几个银元宝和一个金元宝递与耀德。耀德一把接过盛钱的口袋,又命周经伦,速派人下贵妃舫,乘小游船上岸,回店铺里再多取些。

周经伦皱了皱眉头,看了看青霞,见青霞只是着急,却无话可说,只得无可奈何地按耀德的吩咐去做。

耀德命贵妃舫的船工划近洋人,一手抓着几个银元宝,一手抓着一个金元宝,对刚才那个扔银子的洋人说:“洋商人,你向你的同胞们借银子,我们比试一下好不好,你扔一个银元宝,我扔一个金元宝,或两个银元宝,怎么样你敢与我比试吗”

船上的洋人看了看刘耀德,先是一怔,继尔大笑,然后他们聚头嘀咕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年纪大一点的中年洋人便腾地站起,学着中国人行礼,生硬地抱了抱满是长毛的拳头,用藐视的眼视看着刘耀德说:“我与你比试,但不需要你多扔,公平比赛,我扔一个银元宝,你也扔一个银元宝,不需要你扔两个银元宝或一个金元宝,哼我倒要看看你这个中国人,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又来拿大话唬人。”

“可以,”刘耀德说着,面带微笑,尊傲地瞥了一眼洋人,冲着有孩子期待的方向,毫不犹豫地投进水里两个银元宝。

立时,游人中暴出了惊天动地的喊叫和喝彩。激动不已的中国游人顿觉扬眉吐气,大声冲洋人高呼:“我们中国人已扔过了,你们洋人也快点扔呀,也跟我们中国人一样,一齐扔两个金元宝”

耀德的果断举动,把几个洋人也惊的呆若木鸡。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清瘦的年轻人会真的扔银元宝,并且,还是一把手扔两个,这可不像他心目中的中国人呀

周围的中国游人见洋人迟迟不肯扔银子,心里气愤而不平衡,几乎是群起而高呼:“洋人快扔呀,我们中国人早扔过了,你们什么懵,快往湖里扔银元宝呀”

洋人这才反应过来,激动不安的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银元宝,也冲着正等的迫不及待的孩子们扔去。耀德不等洋人还过手来,又将两个银元宝扔进湖里。

洋人见耀德如此慷慨和果断,立时,惊诧的表情上,弥漫着浓厚的恐慌和犹豫。但在众游人的惊呼声中,不得不又掏出两个银元宝扔进湖里。

中国游人的高声惊呼呐喊,更让耀德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他不待洋人的银元宝落水,立即又扔进湖里两个。

扔银子的中年洋人终于受不了,他冲耀德摆摆手,恐慌不安地坦白说:“我不与你比了,我口袋里也没有银子了,只剩下这最后一个。”洋人说着,将最后一个银元宝也扔进湖里,急命船工划船离开。

耀德见洋人败在了自己手里,激动地站在船头,手舞足蹈地大喊大叫:“南京的同胞们,我是河南尉氏的刘耀德,今天在玄武湖上与洋人比赛扔金银,把洋人比跑了,为感谢诸位的捧场,我再为水里的孩子们每人赏赐一个银元宝”耀德自从在北京听康有为和梁启超演讲时说过“同胞”一词之后,又因为青霞特别喜爱对方的演讲,于是,他为了讨取青霞的高兴,也经常称谓身边的人是“同胞”。

众游人不等耀德说完,便暴出山呼海啸般的惊呼,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面前这个像孩子一样欢欣鼓舞的清瘦年轻人,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原富――刘耀德。

耀德见众游人如此激动,急忙回头看周经伦。

周经伦明白,东家这是让他快点送给他银元宝。恰好,回去取银子的两个侍从,正好在耀德看周经伦的时候,气喘吁吁地带着几十个元宝,急切地登上贵妃舫。耀德见状,立即命他们抖开钱袋,将银元宝亮在船头。

青霞再也忍不住了,这与洋人比赛扔银是爱国,关系着国家的荣辱。可现在,洋人已经被比跑了,还向湖里抛扔银子做什么,不是她青霞舍不得金钱,因为在大庭广众之下招摇财富,除了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让别人知道自己有钱之外,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益呀。常言说:黄金黑世心,白酒红人面。家父马丕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商应该大富若贫,武应该大勇若怯,谋应该大智若愚,强应该大盛若弱这样处世,才能平安一生。而眼前的丈夫呢,巴不得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是中原富

但是,青霞知道,此时此刻的丈夫,已经是走火入魔,根本就不会听她的劝告。于是,她灵机一动,站立船头,对密集在他们画舫周围的众游人说:“诸位,我夫君因为多喝了酒,大家不要相信他的话,都赶快摇开游船,散去吧”

兴致高涨的众游人一听,大失所望地议论纷纷:“就知道是说着玩的,傻瓜才会将一大堆元宝扔湖里呢”

众人正在大失所望之中,耀德突然面向众游人,兴高采烈地大声宣布:“诸位同胞,我刚才数了,现湖水里一共十八个嘻戏玩水的孩子,我也赏赐十八个元宝让他们每人一个”

耀德说罢,抓起船头的元宝,边扔边数:“一个,两个,三个”

第50章:洋人游开封,突然灵机动

开封的夏季,炎热多雨,有条件的市民们都有午睡的习惯,即使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和与人为奴的卑微人,也会凑个机会打会盹,逍遥自在地梦游一会儿。如果不让他们稍微梦游一会儿,他们便像大病来临似的,少气无力,奄奄一息。可当太阳息消了炎热,收尽了光芒,空气中暗暗回复着傍晚凉气的时候,他们立即精神抖搂,力量无穷,连小贩们的叫卖声也精神十足――高吭而嘹亮,奴婢们也勤快了,行人的脚步也矫捷有力了,富足的户主们便纷纷走出家门,沿街而坐,纳凉畅谈,天南海北的胡侃。

可今天的中午,在各种商号、酒楼、妓馆林立的南土大街上,那些店铺伙计、商贩行人和俯栏张望的妓女,却没有因为天气炎热而感到丝毫的困倦。因为,在太阳刺眼的大街上,正行走着两个奇异的男人。

这两个奇异的男人,一个是三十岁左右的中国人,一个是五十多岁的金碧眼的洋人。可仅仅是一中一洋的两个男人,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二人吸引周围人眼球的是他们身上那不伦不类的衣着。

因为,中国人的脑后,虽然垂着粗长而辫稍卷曲的长辫子,但他却穿着与他本人肤色和型格格不入的洁白西洋衬衫,衣领处还打着黑色的蝴蝶节,下穿紧身的黑色西裤,衣衫下摆还束进黑皮带捆绑着的裤腰里,脚上套着厚重笨拙的黑色皮鞋,耀武扬威地跟在洋人身后,奴像尽显。另一个是金眼碧的洋人,却穿着与他肤色型格格不入的中国官绅长衫和轻便舒适的黑布鞋,身材高大肥雍,满脸的金胡须就像汹涌翻腾的涛天波浪,把他吃饭的嘴而掩盖的无影无踪。而他波浪翻滚的金色卷上,为了遮挡炎热的阳光,又扣着一顶与他那身官绅衣服相矛盾的农夫小斗笠。

两个人悠闲地走在商贸繁荣的南土大街上,尽管是炎热的午后,二人的身后仍然跟随着看无所事事的行人和孩童。

这一中一洋的两个男人,衣衫如此不伦不类,他们是谁呢,来开封城做什么

c;

两人中的中国人名叫李风,中国河北人,出身于富足的农民家庭,因为他父亲一心想让他这个宝贝儿子光宗耀祖,便不惜花钱,把十多岁的李风托付给京城里的亲戚,让他在京城里读书。待李风年满十八,又花巨资让他跟随亲戚,越洋留学。李风确实不负父愿,学业圆满回国,一心想在大城市里打出一片江山,干出一翻事业。怎奈他空读了几年书,空留了几年学,只学到了痴心妄想,却没有具备实战的真实才能。

常言说的好:世上最大的笨蛋和愚蠢就是没有本事而自以为有本事的人。

李风便是这样的一个人,他靠着巨大的痴心妄想,在北京城里是干一出败一出,可仍不思悔改,伦落到靠坑蒙拐骗来生存,最后事情败露,李风成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人渣,被抓判刑,刑满之后已没有脸面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仍混混噩噩的浪迹在天子脚下的北京城,整天游手好闲,做做白日梦,偶尔写点什么小烂诗,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和胡言乱语的哄骗手段,游刃于亲朋好友之间混饭吃。五年前,偶尔的一次,英国古董商威廉姆.马丁,在天桥附近现了走投无路又面黄肌瘦的李风,他见李风面容憔悴之下却目光游离闪烁,内心深处似乎正运筹着巨大的野心和狡诈。于是,马丁先生心存好奇,又出于怜悯,施舍了李风一顿丰盛的酒饭,交谈之中,马丁先生惊喜地现,李风不但精通英语,而且,极会巧言令色和溜须拍马。而他马丁先生,因为生意需要,正好要找一个这样的中国人做他的跟班、向导兼奴才。

常言说:苍蝇集秽,蝼蚁集膻。李风钻窟窿打洞的想攀葛附藤有钱人混饭吃,而马丁先生又迫切想找一个效力于他的狡诈奴材。所以,饭局没结束,二人便一拍即合,决定合作。

威廉姆.马丁,英国人,原来只是个普通的鞋商,十几年前随朋友来中国,因为对中国的字画古玩好奇,回国的时候顺便收购了些,没想到回国之后竟然赚了大钱,又因为他的做鞋生意赔了钱,几年之后,他便舍弃做鞋生意,专门来中国做起了古董生意。

而李风,只从遇到了马丁先生,更是如鱼得水,攀葛附藤于马丁周围而虎假狐威,耀武扬威,自以为这就是所谓的成功和达,自以为这就是光宗耀祖,自以为别人正在背后称赞他有本事――能攀附洋人。所以,他越像条狗一样,卖命于威廉姆.马丁,效力于威廉姆.马丁,忠诚于威廉姆.马丁,不择手段地配合威廉姆.马丁搞到中国的古董。

而马丁先生,每年除了回英国一次卖掉他在中国廉价收集到的古懂,大部分时间几乎都穿梭于中国的古城繁巷,以收集中国的古董文物。在马丁先生回国贩卖中国古董的时候,李风便留守在他中国的住处给他看家护院,同时,还闻风打听并替马丁先生收集古董;马丁先生回中国了,李风立即摇尾乞怜地跟在马丁身后做他的跟班、向导兼奴材。

一个月前,马丁先生又一次自英国回到他在中国南京的住处,李风立即与他在一品红酒楼接风洗尘。第二天,马丁先生便与几个洋商结伴到南京的几处避暑风景区游玩了几天,这才与李风一起,又开始了寻访古董之路。

因为马丁先生要的是古董,所以,凡是古都商繁之城,几乎都留有他马丁先生的足迹。这一次,他们决定先到七朝古都杭州,一是收集寻觅古懂,二是游玩西湖,二兼得,既能游玩,又有收获。然后,再顺水路直赴北京,在北京停留数日之后,再从北京走陆路回南京,顺便再游看一下沿途所经过的古都商繁之城。

他们是三天前来到开封的,作为商人,他马丁与中原富刘耀德恰恰相反,每到一处,他们先游山玩水,然后才说寻觅古董之事。

二人在开封游玩了两天,今天才冒着炎热,有目的的穿大街走小巷,寻访古玩店,游走古玩市巷。常言说:卖啥的哟喝啥。他威廉姆.马丁已年近五十,所拥有的资金仍让他不满意。现在,既然弃鞋行而改做古董商,就是想在古董里赚到比鞋行更多的钱,也就是说,他威廉姆.马丁只想快点嫌大钱。所以,他不管走到哪里,都特别留意当地的商业,还特别关注生意兴隆的商家。

在南京,当他到处都看到写有“刘”字的店铺,并且,这些店铺的生意都兴隆其它同行店的时候,想赚到大钱的他便忍不住问:“刘家开这么多店铺,一定很有钱了”

李风讨好地笑着,急忙回答他:“是的,很有钱,古都繁城都有他刘家的店铺。”

在杭州,当威廉姆.马丁看到杭州市里一家丝稠厂的门前,车水马龙地排满了外地来提货的马车。就忍不住问身边的李风:“杭州有很多丝稠厂,怎么唯独这施家丝稠厂的生意如此兴旺”

李风仍然讨好地笑着,立即启动三寸不烂之舌,侃侃介绍,“马丁先生您有所不知,这家生产的丝稠光彩润泽,质量上乘,别家根本生产不出这种上乘的面料,不过价格也贵得很,都是有钱人才用得起的。据说皇宫的万岁爷和后宫的缤妃们,及各地官员穿的衣服,有时就采用这家施家丝稠厂面料。”

“哦”听了李风的话,威廉姆.马丁吃惊得睁大双眼问,“销路一定很好吧”

“是的,因为独一无二,所以销路特好,全国的上等布店都在卖施家的货。哦你们外国布商来中国,选购丝稠也少不了这施家的。”

常言说:说无心,听有意。这施家丝稠厂便威廉姆.马丁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在北京,威廉姆.马丁在商巷繁市仍然现到处都是刘家的店铺林立其间,并且,生意兴隆无比,于是,他威廉姆.马丁终于忍不住了,决定刨根问底,了解一下这个刘家到底有什么大背景,竟然拥有如此庞大的生意,于是,他很郑重其事地问:“怎么这些刘氏店铺和南京上海及杭州的门面都装得一模一样是不是一个刘氏”

“是的,全国的刘氏店铺几乎都是一家的生意。”李风兴奋地说,“马丁先生,亏你还是个中国通,连刘家都不知道。咱从杭州到北京看到的所有刘氏商铺都是中原富刘家的。”

“中原富”威廉姆.马丁突然激动起来,如获至宝地睁大了本来就很大的双眼,兴致勃勃地问李风,“走水路的时候,我只听同船人说过,中原有个康百万,怎么没听说过中原有个刘家富”

“康百万和刘家相比是九牛一毛,刘家何止百万,那是千万万万而不止呀传说他们刘家人从北京到南京不喝别人一口水,不在别家的客栈歇一宿。如果传说是真的,就凭这一条就能想像刘家的生意有多雄厚庞大了。”

“是吗我去过很多国家,还没见过如此雄厚的商家。”

“你不信这次回南京咱不走水路,咱沿途坐车回去也见识见识刘家的生意如何”

“嗯”威廉姆.马丁嘴上不说,却特别留意起每个城市的刘家店铺来。

果然,从北京一路到开封,刘家的商铺遍布每个城市的繁华街道。即使城市与城市衔接的荒漠地带,刘家的客栈也随处可见。

特别是开封古城,刘家的店铺更是占据了繁华街道的三分之二,不但多于任何一个古都繁城,有时甚至一连数十店尽是刘家商行,简直可以用鳞次栉比这个词来形容了。于是,他威廉姆.马丁在关心古董字画的同时,更留心刘家店铺了,每次路过刘家店铺,他都被好奇心驱使而走进去观看欣赏,深陷在眼窝里的大眼睛翻腾着掩饰不住的羡慕和渴望。心中暗想:来中国做古董生意赚的都是家道下滑人家的钱,这有钱人怕是千方百计还收藏古董呢,谁会拿出来卖呀,即使卖,也是价格昂贵的很,若能用智慧赚到像刘家这种巨富人的钱,那才叫真正赚钱呢

当夕阳收尽了最末的光线,空气里也暗暗地荡漾起着丝丝的清凉,人们也像突然解了魔咒似的,从炎热的困倦中恢复了生机。此时此刻,威廉姆.马丁和李风正钻出开封古玩一条街的马道街。

每天的这个时候,正是店铺准备打佯的时候,可是今天,二人一出马道街,远远地便看到相国寺对面的店铺门前,拥拥推推、乱乱哄哄地挤满了人。

威廉姆.马丁好奇,急忙奔过去观看。原来,是富人顾客正在争相购买刚进回来的上等丝稠。那拥挤的架式好像是唯恐买不到手似的。有的顾客边往里挤边埋怨说,这种丝稠已经缺贷有一个半月了,自己来了好几次都没有买到,幸亏今天碰上了。

c;

威廉姆.马丁看了看拥挤的顾客,又抬头观看了看店铺的门额,大吃一惊,因为门楣的牌额上赫然写着:刘家稠缎行。于是,他激动的语无伦次:“刘家,又是刘家,我一定要认识刘家。”

遗孀第13部分阅读在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